查看原文
其他

4项最高表彰获得者均是医务人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今天召开

苏暄 医脉通 2022-09-21





导读

“有你们在,就安心!”


来源:医脉通
作者:苏暄
本文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大会表彰现场,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国家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发言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刘正印代表抗击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获得者发言,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央视新闻直播报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今天(9月8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大会第一个环节是,全体成员为在疫情中牺牲和罹难的人们起立默哀。“此时此刻,我们特别要向为抗击疫情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向在疫情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表达深切的思念和沉痛的哀悼!”

栗战书宣读习近平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主席令指出,为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他们忠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视频:以国之名,向英雄致敬

大会还宣布,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授予童朝晖等1499名同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授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等500个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士、张定宇院长和陈薇教授获“国家级肯定”

2020年,一场疫情肆虐神州
是他们
白衣执甲、医药为兵
团结齐心、奋不顾身
筑起一道道生命防线
 


钟南山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时隔17年,钟南山又一次与病毒大交手。2020年1月18日,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增加至59例。那天是星期六,他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回到广州,当天下午开会时接到通知赶去武汉——正值春运,航班已无机票,高铁票也非常紧张,钟南山颇费周折才坐上了广州南站发出的G1102次列车,在餐车找了一个座位。天色已晚, 84岁的他在低矮的靠背上仰头打盹。面前摆放着关于此次疫情的材料和文件。

1月18日,钟南山在赶赴武汉的火车餐车上打盹,微博截图

两天后,身处武汉的钟南山,接受央视《新闻1+1》采访节目时公布:“现在可以说,(病毒)肯定有人传人现象。”“14名医务人员感染”“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真正拉响了警报,改变了局面。“敢医疗,敢实践,敢说话”是他在2020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上对有医学梦想同学的寄语,也是公众对他的评价。从17年前的SARS开始,由于敢医敢言,钟南山的声音一直被视为公信力与信息透明的象征。

9月8日,钟南山院士被授予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也收获了公众认为他“实至名归”的赞誉。

“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热泪总为人民而流

9月8日,张伯礼院士获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张伯礼院士,1948年2月生,河北宁晋人,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伯礼临危受命,在大年初三随中央指导组奔赴武汉。他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教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在武汉的80多天里,张伯礼和同事进驻江夏方舱医院,采取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截至“休舱”时,实现了“三个零”:564名患者零转重症、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由于不分昼夜的高负荷工作导致胆囊炎发作,张伯礼在武汉进行了胆囊摘除手术。而术后的第三天,他在病床上又投入了远程会诊。

张伯礼院士潸然泪下。央视截图

人们几乎记得他的每一次热泪盈眶。接到出征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命令时,他的泪水因信任和机遇而流,“关键时刻能被党和国家委以重任,是莫大的信任,这是给了中医药一个展现的机会,一个证明中医治疗疫病的机会”。

在央视“开学第一课”中,透过镜头看到自己曾经战斗过的武汉方舱医院,张伯礼又红了眼眶。
 
“人民英雄”张定宇:在“风暴之眼”挑战极限

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获颁奖章。他所在的金银潭医院是武汉市唯一的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被称为此次疫情的“风暴之眼”。在这里,身患渐冻症的他带领团队以近乎极限的工作挽救病人生命的同时,也诠释了自身生命的无限可能。

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央视截图

金银潭医院是武汉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2019年12月29日,华南海鲜市场首批7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该院。身为院长,张定宇凭经验判断,“这个病不简单。”随后,他一边叮嘱医务人员加强防护,一边带领大家率先采集7名病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火速送往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检测。4天后,专家团队从分离样本中检测出冠状病毒,并确认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科学论断,第一时间为中国抗疫提供了病原学方向,也为临床救治与疫苗研究争取了时间。
 
在这次疫情中,紧急搭建负压舱、转运病人,他的团队驾轻就熟;及时安排病区,医院展现出海绵一般的吸纳力;上马应急科研攻关,多年建造的平台承担了多个临床研究项目。据不完全统计,金银潭医院救治了包括多名重症、危重症在内的2800余名患者,仅9名医护人员感染,且全部治愈。

“脚迈不开”“确实感觉累”,张定宇从不回避自己的病情。当被问及为何一再坚持时,他反问道,“以后我会被困在轮椅上,为什么现在不多做一点呢?”开学季,他与钟南山等为全国学生上了“开学第一课”,脚步更加蹒跚的他笑着告诉大家“我努力地工作,就是因为我热爱生活”。张定宇常出门吃早餐,一碗牛肉面,来个面窝,就觉得特别幸福。“为了这些街头巷尾的烟火味道,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他说。

“人民英雄” 陈薇院士

2020年2月26日是陈薇54岁的生日。就在这一天,由她领衔的团队研制的第一批重组新冠疫苗从生产线上下线。上级领导向她发来生日祝福,“我当时回答就八个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陈薇接受央视采访。视频截图

当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团队抵达武汉时,她面对的是当地核酸检测能力不足的挑战。1月30日,陈薇团队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已经开始运行。陈薇团队迅速搭建核酸检测平台,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大大缩短了病毒核酸检测时间,迅速形成日检1000人份的核酸检测能力。“对当时武汉疫情的防控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陈薇说。陈薇在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时说:“疫情就是军情,疫区就是战场”。再后来,陈薇率领科研人员建立了一套“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多重病原检测”的鉴定链条,在武汉火神山医院等3家医院推广应用,为临床诊断准确率和治愈率发挥了作用。

在武汉,核酸检测能力的提升让病毒“难以遁形”,消灭新冠疫魔仍需要疫苗这一“终极武器”。3月16日,陈薇团队研制的人腺病毒载体疫苗,成为国内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疫苗。4月12日,疫苗二期临床试验启动。8月11日,陈薇团队的人腺病毒载体疫苗获得国家专利,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获得专利权的新冠疫苗。目前,该疫苗已经获得俄罗斯和巴基斯坦批准,开展三期临床试验。9月7日,陈薇介绍,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对已经发生变异的新冠病毒能够完全覆盖。从目前来看,年产3亿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他们正在努力扩大产能。



颁奖环节后,国家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首先作了简短的发言,随后,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刘正印代表抗击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获得者发言。

刘正印在湖北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离开病房浑身湿透(2月14日摄)。新华社发(崔萌 摄)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获得者刘正印,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刘正印作为第一批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的队长,披甲出征。到达武汉后,医疗队先后筹建了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ICU),刘正印每次都亲力亲为。作为党员,他第一批进病房,与病人零距离接触,并坚持每天进病房,用实际行动作出表率。

医疗队抵汉之初,队员们对疾病的认识还很有限。在一次会议上,讨论病人死亡原因时,刘正印不禁痛哭,不停反思为什么治疗手段没能有效挽留病人的生命。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医疗队的队员们,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有高明的医术,还要有同理心,能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大概正是这样的医者仁心,支撑他在武汉全力奋战。

大部分队员都是第一次直面这种大型突发疫情,对具有高传染性的新冠肺炎也会有天然的恐惧心理。“采标”是医生接触的病毒量最高的工作,刘正印和师兄、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带头亲自给病人“采标”,让队员们看到50多岁的专家、主任都没有躲在后面,鼓舞了士气,提振了精神,最终大家一起上阵,赢得了这场疫情战斗的胜利。


“生命至上 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总书记发言,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最后,习总书记发表了长达1小时的大会发言。

讲话中,习近平说:全国人民都“为热干面加油”!大家都说:“全中国等你痊愈,我们相约春天赏樱花。”武汉的患病者也毫不气馁,说“谢谢你们没有放弃我们,病好了我要去献血”。“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的强音响彻中华大地。武汉人民、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为阻断疫情蔓延、为全国抗疫争取了战略主动, 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

发言中,他谈到,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全国数百万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给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生死救援情景感天动地!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同病毒短兵相接,率先打响了疫情防控遭遇战。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很多人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踏上征程。人民军队医务人员牢记我军宗旨,视疫情为命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广大医务人员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极限压力,很多人脸颊被口罩勒出血痕甚至溃烂,很多人双手因汗水长时间浸泡发白,有的同志甚至以身殉职。广大医务人员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我国广大医务人员是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同志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同时,他们又是十分谦逊的人,钟南山同志说:“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人民群众说:“有你们在,就安心!”广大医务人员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他还说:“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长辈们说:“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小编注意到,最早两位发言者都是医务人员,含金量最高,沉甸甸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4个名额也都颁给了医务人员,这是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极大的肯定。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中医务人员的奉献和付出,从总书记到每一个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并且给予了最高的荣誉和最大的肯定。如果要说这次疫情中被记为头功的,毫无疑问是医务人员,这些勋章和表彰、总书记的发言中都在诉说,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医务人员的牺牲和付出,致敬白衣披甲的战士们!
 
参考资料: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新京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武汉发布、中国之声

责编 | 苏暄 小脉





精彩回顾

杀人犯“纸面服刑”7年,5名狱医获刑:保外就医,何时成了越狱神器?
一名女患者大闹北京积水潭医院,现场令人气愤! 
43岁女性病重送入ICU,发生魔鬼般的并发症,医生感慨命运的捉弄 
一见医生就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这可能不是爱情是病情!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